航天員今日全面開展空間實驗及失重防護措施
2012-06-20
昨天(18日),已經等待了200多天的天宮一號,終于迎來了自己的新主人。隨著三道艙門的依次打開,我國3名航天員昨天17時07分進入到了他們在太空中的新家天宮一號,開始了全新的太空生活。
開啟天宮之門、成為第一個進駐天宮的航天員,是作為指令長的航天員景海鵬。昨日17時06分,他成功打開了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實驗艙的艙門,17時07分,以漂浮姿態(tài)進入天宮一號,標志著中國航天員首次訪問在軌飛行器成功。
記者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指揮大廳大屏幕上看到了穿艙的整個過程。3名航天員先是在神舟九號飛船的返回艙解開束縛帶從座椅上緩緩起身。根據地面指令,航天員劉旺依次打開飛船返回艙艙門平衡閥和返回艙門,進入飛船軌道艙。3名航天員在軌道艙脫下艙內航天服,換上藍色工作服。隨后,航天員劉旺、劉洋回到返回艙,景海鵬留在軌道艙繼續(xù)工作。
在昨天的電視畫面中,天宮一號內的攝像頭對準了實驗艙的艙門,隨著景海鵬推開圓形白色的艙門,并首先露出了頭部,北京的飛控現(xiàn)場傳來了激動的掌聲。景海鵬眼前的“新家”儼然寬敞了許多,白色的艙壁頗為溫馨,臥室的綠色隔布上還掛著大大的中國結,一面掛在墻上的五星紅旗格外搶眼。景海鵬進入后的第一次行走還有些不適應,一不小心就飛起來,之后在手腳限位器的幫助下,走得開始穩(wěn)健。據了解,手腳限位器也是天宮里最多的一種設備。“已經進入了目標飛行器,感覺良好。天宮一號艙內環(huán)境正常,神舟九號狀態(tài)良好。”景海鵬通過天宮一號里的設備和地面進行了通話。
航天員劉旺、劉洋隨后進入天宮一號實驗艙。電視機前的人們還看到了三人在這個新家里的首張全家福,三人排成一排對準鏡頭,劉洋站在中間。三人帶著微笑向“地球人”揮手致意,景海鵬和劉旺還極為“紳士”地扶住了漂浮的劉洋,三個人的喜悅和興奮都寫在了臉上。
詳解
進入“天宮”得開三道門
從神舟九號對接上天宮一號到航天員進入“天宮”,用時近3個小時。通往“天宮”之門為什么這么難開啟?
中國航天員中心選拔訓練研究室主任吳斌說,從神舟九號進入“天宮”的路上,航天員要先后打開三道門:飛船返回艙與軌道艙之間的門、軌道艙前艙門和天宮一號艙門。后兩道門通過對接通道相連,在打開其中每一道門之前,航天員都要進行艙門檢漏、艙壓平衡等操作以保證安全,這個操作過程是需要較長時間的。(記者 韓娜 通訊員 宗兆盾 謝波)
據新華社
進展
空間實驗 今日全面開展
晨報訊(記者 韓娜 通訊員 姚曉勇 朱霄雄)截至6月18日21時,神舟九號已在軌正常運行34圈,18日17時06分,航天員景海鵬順利打開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艙門,三名航天員已進入目標飛行器并完成氣體采樣、目標飛行器狀態(tài)設置等工作。據悉,神舟九號航天員將在19日全面開展各項空間實驗及失重防護措施。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副總設計師黃偉芬表示,三名航天員狀態(tài)完全達到預期目標,后續(xù)飛行中,對航天員最大的挑戰(zhàn)將是手控交會對接任務。其次,由于身處失重環(huán)境且時間有限,大量的空間實驗對航天員各方面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對于手控交會對接任務,黃偉芬表示相信三名航天員一定能夠圓滿完成。
揭秘
天宮裝“” 為生命護航
天宮一號為航天員打造了一個怎樣的人居環(huán)境?當然,舒適和安全都是科研人員要想到的。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進行解讀。據介紹,天宮一號由實驗艙和資源艙組成。實驗艙是航天員的工作艙和生活艙,它的內部四壁都是機柜,內有操作臺、儀表板、照明及生活等設備,還布置了航天員休息的小艙室。此外,中間有一個長4米、寬1.8米、高2.2米的通道,是航天員運動、工作和生活的場所。
天宮一號在去年入軌后,其上的儀表應用軟件就正式開始運行。航天員進入后,將通過儀表控制器這樣一個按照載人狀態(tài)來設計的人機界面,不僅可以了解飛行器的所有信息,還能實現(xiàn)天地之間收發(fā)郵件及進行在軌軟件更新。
天宮一號用冷凝水收集裝置定時自動收集人體呼吸、排汗等代謝產生的水汽。同時,天宮一號還裝有特殊的“太空空調”,如氣體流量調節(jié)裝置、航天服溫控調節(jié)裝置等,它們作為環(huán)境控制及生命保障分系統(tǒng)的裝置,在航天員的飛行試驗中發(fā)揮著特殊的作用。天宮一號上還有一種特別的太空健身器神經肌肉刺激儀,可以對航天員進行電脈沖刺激,協(xié)助航天員進行肌肉疲勞恢復和肌肉力量訓練,以防止長期飛行試驗造成的肌肉萎縮。(記者 韓娜)
措施
防范不速客 金屬衣護體
作為航天員的太空新家,保證安全是“天宮一號”的首要任務。但在茫茫太空中,它也許會遇到一些“不速之客”的侵擾,包括微流星、空間碎片等。為了防止這些“不速之客”的傷害,它自身帶有防護板,可以遮擋微小碎片對飛行器的撞擊,其自身2毫米至3毫米厚的金屬外衣也能起到很好的防護作用。
為了保護“天宮一號”在軌運行的安全性,科技工作者們制定了專門的預警機制,并用黃、橙、紅代表不同的預警等級。紅色代表的危險級別最高,即有可能撞擊到“天宮一號”的碎片。為了精確計算空間碎片出現(xiàn)的可能性,科技工作者還引入碰撞概率的概念。這一概念是空間碎片預警判斷的參數(shù)與依據,表示的是碎片與“天宮一號”發(fā)生碰撞的概率。
“天宮一號”在太空飛行的每一天,科技人員都會進行碰撞概率的計算,看看那些散落在太空的“不速之客”有沒有可能對“天宮一號”產生威脅。初步計算的結果表明,“天宮一號”在軌運行的過程中,是不會遇到危險的“訪客”的。萬一遇到危險,技術人員會在地面向“天宮一號”發(fā)出指令,改變其飛行軌道及速度,避開危險物后,再回到預定的軌道繼續(xù)飛行。在地面,科技工作者還進行了臨壓力應急試驗,測試當“天宮一號”艙體出現(xiàn)5毫米漏孔時,所采取的措施能否維持艙壓不小于70千帕,并能保持80分鐘。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為航天員贏得充足的逃生時間。
最新資訊